一个人变富的第一步:停止打工
洞见
在一次演讲中,曾有人问商业定位专家顾均辉:
为什么很多人勤勤恳恳,却只能维持温饱,很难赚到大钱?
顾均辉笑了笑道: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在为老板打工。
人一旦抱有替别人做事的心理,就会变得下意识懈怠,只是拿钱做事,从不愿主动作为。
却不知,你在敷衍工作的同时,也是在禁锢自己。
只有停止打工者思维,学会做自己的老板,你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,赢得一个灿烂的前程。
1
电视剧《女不强大天不容》里有句台词:
“你如果打算拿钱做事,那你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。”
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如此,只是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,觉得是为老板打工,为公司赚钱。
于是他们便自认为别人干,多干不如少干,少干不如不干。
恰恰是这种想法,让很多人对工作失去了热情,更断送了未来。
罗振宇有一个朋友,曾在杂志社当编辑。
刚工作那些年,他写稿、审稿、对接撰稿人,该做的工作他一样不落。
随着水平的提高,他的工资也水涨船高。
可有一次,他却给罗振宇炫耀自己的工作特技:
“我编辑任何文章,只用三个组合键,就是粘贴、全选、剪切,多一个我都不用。”
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他的理由是:老板涨薪太少,不值得他费心劳神撰写稿件。
于是每次老板安排他撰稿,他都是敷衍了事。
上班时,他常常混迹于各种摸鱼网站,公司安排任务也是想尽办法推脱。
由于长期偷懒,他的写作水平大幅度下降。
几年后,他因为工作能力不出众被老板开除。
而撰稿能力的退化,更是让他在找新工作时四处碰壁。
最终,朋友只找到一份低薪工作,日子一天不如一天。
在豆瓣“打工人”小组中,看到一段特别真实的话:
为什么很多人工作多年却依旧感慨没有傍身之技? 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三十几岁还迷茫不知路在何方? 归根到底,是因为一直以来,他们都只是个敲钟的小和尚,每天浑浑噩噩,得过且过。
我在职场中见过太多人,上午摸鱼,中午瞌睡,下午熬时间。
他们自认为,打工就是混工资,混到就是赚到。
结果混着混着,一不留神就成了职场里性价比最低的存在。
一没技术,二没特长,一旦环境风云突变,就会被最先淘汰。
到最后,所有在工作中偷过的懒,都会变成打在脸上的巴掌。
2
在杂志上看过一个故事,感触颇深。
一群工人正顶着烈日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,挥汗如雨。
这时,一列火车缓缓地停在旁边,装有空调的豪华车厢窗户忽然打开了。
铁路公司董事长迈克探出头来,把干活的工人杰克邀请上了车,畅谈了一个多小时。
原来,20年前,两人是睡在上下铺的工友。
有人问杰克:为什么迈克现在成了董事长,而你却还和我们一般在大太阳下工作呢?
杰克低下头说:20年前我为每小时1.75美元的工资而工作,而迈克却在为铁路事业而工作。
那时的迈克做事细致而认真,工作上不肯放过一丝疏漏。
一有空,他还研究最新铁路技术,改进手上的各种装置。
正是凭借这股子工作热情,他一路成长为铁路公司董事长。
而当时的杰克,只想着快点干完一天的活,然后好好回家休息,多干一分钟都觉得是对自己的压榨。
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个词:“老板心态”。
什么意思呢?也就是说,当你用老板的心态做事,你才会成为真正的老板。
因为它代表着你对工作的责任心,使命感和自觉性。
商业讲师华琳讲过自己的故事。
刚入社会时,她和很多人一样都是普通上班族。
但不同于其他人的是,她做事更踏实、更用心。
有一次,领导要求大家在一个月内,前往十多个城市做市场调研。
就这意味着,她得马不停蹄高强度工作一个月。
很多同事嫌工作辛苦,报酬太低,跑几个城市就回来交差了。
只有她坚持跑完了所有城市,并且对每一个城市都做了详细的调研。
提交报告那天,领导告诉他们:根据各自的调研情况,选择对应的销售区域。
得益于先前扎实的调研,华琳很快就选定了区域,并制定了详实的工作计划。
结果,她的业绩做到了最好,到后来更是升任销售总监,薪水翻了数倍。
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,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。
就像阿里巴巴合伙人童文红说的:
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赏识,想成为合伙人,最好能以老板的心态打工。
这时,你就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,像老板一样投入百分百的热情。
无论多么艰难的事,你都肯咬紧牙关拼下去。
只要不退缩,不苟且,工作迟早会回报给你丰厚的红利。
3
经济学家薛兆丰说过一句话:
“每一个人,每一个时刻,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。”
工作,不仅仅是为了那份薪水,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磨砺增值自己。
作家刘墉曾听到一位学生的吐槽。
学生抱怨老板抠门,说自己每天加班加点,到手的工资却只有一点点。
刘墉听了,没有随声附和,反而支了一计:
“这么坏的老板,不做也罢。但你岂能白干了这么久,总要多学一点,再跳槽。”
学生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照做。
自此,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,干起活来认真极了,还主动学习英文商业文书的写法。
他像海绵一样,疯狂汲取身边的一切营养。
就连工人修复印机时,他也在旁边观摩,他想要是自己创业了,还能省点维修费。
半年过去了,刘墉问这位学生有没有跳槽。
不料对方笑着说:“不跳了,老板现在对我刮目相看,还涨工资了,我干得很开心。”
这让我想起了《通往财富之路》中的一段话:
给自己打工的人,其实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出售了两次。 一次出售给老板,换来了薪水;一次出售给自己,获得了成长。
职场中,这也不满、那也不爽的人,只看到了工作的表象。
他们认为自己是在拿时间换薪水,最终则会在浑浑噩噩中退化自己的竞争力、让自身价值持续走低,将路越走越窄。
却不知,工作更是自我进阶,打磨自己的试炼场。
你在挣老板的工资的同时,更是在持续提升自我价值,让自己变得更加值钱。
所以千万别让打工心态,变成你赚钱路上的绊脚石。
学会为自己打工,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。
你如今学会的技能、积累的经验、练就的能力,终会成为你变富的最大资源。
拿破仑曾说:一个人能飞多高,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,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所致。
你持有何种心态,就会去做什么样的事、获得什么样的成长。
你把自己当员工,干一天活撞一天钟,一年后你只是重复地撞了365次钟。
把自己当老板,你便能获得老板级别的锻炼与提升。
当你拥有老板的思维、认知和能力,财富自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你。
点个赞吧,与朋友们共勉。
利鸿网配资-利鸿网配资官网-正规配资炒股-配资114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